汨罗甜酒香飘寰宇!中华秘方铸就8亿传奇
作者 三月
发表于 2025年4月

湖南汨罗归义坊街区,有一家名叫“汨制配方”的甜酒奶茶店,是年轻人的心头好。夏天来上一杯芒果甜酒奶茶,清凉解暑;冬天捧上一杯黑糖生姜甜酒,暖身暖心。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家网红奶茶正是湖南省“一碗陈记”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以甜酒与奶茶的跨“次元”碰撞,做出的新型饮品。

起源:孝道传承

对于湖南人来说,甜酒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饮品,也是一种乡愁和一份情怀。尤其是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汨罗市长乐镇甜酒,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看起来像米,盛起来像饭,喝起来像酒。”说的正是长乐甜酒。

这种闻起来馥郁芬芳,喝起来唇齿留香的甜酒,不仅含有糖、矿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更是一种舒筋、固气、提神醒脑、祛风湿的滋补品。逢年过节,或家里来贵客,甚至女子月子期间,湖湘农家总会煮上一锅甜酒滋补身子,分享甜蜜。这种乡俗在湘北大地传承了一千多年。

现年46岁的陈新意,正是出生在长乐镇。在他的印象里,生活在长乐镇的人几乎都会酿酒,小到舞勺少年,大到耄耋老人,大家一致认为,不会酿甜酒,就不是真正的长乐镇人。

陈新意的父亲陈军记,12岁就和家里人学习酿酒,他酿的酒口感非常好。三寸糯、深井水、竹木制品的工具是酿酒的三大法宝,用多少米多少水多少时间到达多少温度,陈军记一望便知。他用酿酒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直到去世前几天,还为家人酿了一次甜酒。

手艺人恪守古法,心存敬畏。陈军记在酿甜酒前,总是会双手合十,虔诚祷告。耳濡目染,陈新意跟着父亲,不仅学会了技艺,还有了一颗虔诚之心。所以后来,即便离别家乡,甜酒也成了陈新意挥之不去的“乡愁”和“乡情”。

只有长乐镇才能酿制出得人心的甜酒,且历经千年不衰,这得益于长乐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长乐镇处于智峰山麓平原和汨罗江相交之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古为湘东北通衢。不仅日照时间长、空气洁净,而且水资源丰富,氮磷钾含量适中,有机物质多元化,地下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因其丰富的水资源,当地人多种植水稻。尤其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三粒寸”糯米,米粒饱满、色泽光润,是制作甜酒的绝佳原料。

说起长乐甜酒的酿制和起源,还有一段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故事。相传北宋真宗景祐年间,长乐镇上有个名叫陈玉昆的年轻人,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生病的母亲想吃糯米饭,孝顺的陈玉昆就向邻居借了一些米,当即做给母亲吃。

谁知陈玉昆刚把米饭做好,老人的病情就加重了,吃不下饭。他不舍得吃,就用棉被包裹住饭碗,放置在灶台边保温,想等母亲病好后再给她食用。三天后,陈玉昆忽然闻到一种特别的香味,循着香味,他揭开包裹糯米饭的棉被发现,糯米粒粒晶莹剔透,光泽明丽,四边漾着乳白的清汤,用竹筷夹起一试,入口温软,味甜如蜜。

陈玉昆发现盛放糯米饭的碗内有一些曲花草的籽,他心想一定是曲花草籽起了作用,于是便如法炮制,三天过后一看,果然又是一钵好甜酒。母亲吃了两次甜酒,病也痊愈了,她坚持认为是儿子的孝心感动了苍天,赐予他们母子这个酿酒的偏方。

于是,陈母劝陈玉昆在长乐镇上开一家这样的甜酒铺,一来可以挣钱度日,二来也可以让大家都尝到如此美味的饮品,以此感恩上天的帮助。从此,长乐镇便有了“陈记甜酒”。后来,淳朴憨厚的陈玉昆还将这酿造方法传给了街坊四邻,年复一年,代代相传。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给长乐甜酒沉淀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

陈新意从小听着陈玉昆的故事长大,孝顺老人也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品质。小时候,每到节假日一家人相聚时,陈新意的第一杯甜酒总会双手奉给家里的长辈。

2001年,陈新意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做玉石生意,哥哥陈新思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酿酒。不幸的是,2015年,陈军记因病去世,去世前,老人拉着两个儿子的手,说:“你们一定要互帮互助,好好孝顺你们的母亲,发扬光大我们的酿酒技艺。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