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25岁的韩国女演员金赛纶以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曾与元斌在《大叔》中缔造经典对手戏的童星,斩获了韩国电影大赏最佳新人女演员等多个奖项。此后,她在影视领域持续发力,出演众多电影和电视剧,积累了颇高的知名度,一度和金所泫、金裕贞并称为韩国女童星的“三金”。
2022年的酒驾逃逸事件成为其命运转折点,她瞬间沦为“全民公敌”。致命的是后续的连锁反应:高额违约金、广告商集体解约、咖啡店打工被认出遭解雇……这个试图通过改名“金雅仁”重生的女孩,在债务催缴单和网络暴力中走向绝境。
金赛纶的离世,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韩国社会和韩国娱乐圈诸多问题的缩影。也诚如韩网所热议的,韩国男明星吸毒、酒驾、出轨甚至性侵都能复出,韩国女明星犯错却会被“赶尽杀绝”,女性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更加扭曲”的韩国娱乐圈
金赛纶自幼家庭破碎,父母离异后,她与母亲和两个妹妹相依为命。母亲经济困难且患有抑郁症,曾一度想带着三个孩子跳楼轻生,年幼的金赛纶在生死边缘哭喊认错,才挽回一家人的性命。
9岁出道即背负全家生计,她在片场发着高烧拍摄被虐待的戏份时,同龄人正在享受校园时光。由于没有背景和资源,她只能出演一些没人愿意接的恐怖片等题材,饰演的角色多是被殴打、患有重病、被遗弃变成孤儿等悲惨形象,被称为“19禁专门童星”。
成名并没有给她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在学校里,她遭受同学的排挤和霸凌,在本该快乐成长的年纪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在网络上,金赛纶也未能幸免。10岁时和元斌合作,就被骂是“狐狸精”,接到《学校2020》的戏约,却被说成抢人角色,最终戏停止制作……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揣测让她饱受困扰,家人对她职业规划的短视让她的事业一度停滞。长期的精神压力使她养成借酒浇愁的习惯,之后发生酒驾逃逸事件。
金赛纶从多部剧集中下车,还面临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此后,她试图复出,因负面舆论的阻碍屡屡受挫,直至悲剧发生。
金赛纶的悲剧并非个例,韩国娱乐圈自杀事件频发,成为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
韩国的自杀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自杀率排名第一。在韩国娱乐圈,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早在2009年,韩国女明星朴真熙曾经在硕士论文《对演员的压力、忧郁症以及他们的自杀念头的研究》中指出,她访问的260名艺人中,有抑郁的占38.9%,其中40%的人曾想过自杀。
“25、25”这两个数字,也是韩国自杀问题的魔咒,一个代表着韩国每10万人的自杀率常年在25人以上,另一个代表着自杀身亡的韩国人年龄中位数为25岁,许多年轻艺人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崔雪莉得年25岁,具荷拉得年28岁,金钟铉得年27岁,宋侑庭得年26岁,刘珠恩得年27岁,郑彩率得年26岁,文彬得年25岁……
这一现象背后,首先是韩国社会的结构性弊病在娱乐圈被放大,这成为悲剧的深层诱因。如果说韩国社会是扭曲的,韩国娱乐圈就是“更加扭曲”的。
韩国社会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美国畅销书作家兼油管博主马克·曼森认为韩国是“世界上最抑郁的国家”,高抑郁的根源在于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的负面结合:既保留儒家文化中的羞耻心与评判体系,又吸收资本主义的物质至上主义,导致社会陷入“无限竞争”模式。
比如韩国从幼儿园阶段就形成“满分即合格”的完美主义思维,教育领域“四当五落”(每天睡4小时才能考上大学)成为常态。娱乐圈作为名利场,竞争更加残酷。韩国练习生选拔的比例高至800∶1,成为练习生也不一定能出道,出道后大多数偶像团体都难逃“一张死”(发行一张专辑就解散)的命运。作为演员的金赛纶即便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但因后续缺乏资源,虽一度位列“三金”也很快掉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