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新年伊始,远在日本北海道小樽的雪,已积成半尺厚的棉絮状。在低价买下的一户建房子里,摄影师尼鹿和朋友一起围炉取暖。
几个月前,“中国人3.5万元(以下货币均为人民币)到日本北海道买下一户建”的消息,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在日本,一户建通常指的是独立住宅。由一个小院、停车场、部分私有道路,以及2至3层的木造小楼构成。
网友惊叹于价格与面积的强烈反差:170平方米,有四卧、两厅两厨二卫,还有仓库、地窖和多个储物间。
这让许多中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日本房产市场,尤其是北海道地区那些看似“白菜价”的房产。
然而看似诱人的低价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形成本与生活不便之处:高昂的维修费用、稀缺的医疗资源、不便的交通……
不少受访者告诉记者,不要被“低价”二字所迷惑。尼鹿认为,一定要多看房子,多了解后,再做决定。
此刻,小樽的雪仍在下。那些带着行李箱的人,有人找到了心安处,有人仍在风雪中寻找答案。
低价买下日本老房
尼鹿对小樽的冬天情有独钟。
她漫步在街头,脚下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路旁的木质建筑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浪漫的油画。这里很适合拍照,仿佛电影《情书》中那充满文艺气息的场景。
作为一名摄影师,尼鹿来小樽工作和旅游的次数多了,就萌生了在这里定居的想法。
这套建于1966年的房子,虽然楼龄较老,但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过整体翻新。当尼鹿第一次走进这所房子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惊讶。
房子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0平方米。内部布局合理,有4个卧室、2个客厅、2个厨房、2个厕所,还有仓库、地窖和多个储物间。
更幸运的是,房子里家具家电配备齐全,可以“拎包入住”。
“内部空间布置得比较合理。”尼鹿告诉记者,由于原房主急售,仅开出了3.5万元的低价。房屋内的其他状况,基本上没有损坏。
尼鹿将这一消息分享在她的社交平台上,还配上了房子的照片和视频。照片中,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温馨而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