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先锋凌锋:医者仁心,大爱传承
受父母优良家风的影响,凌锋将救死扶伤视为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一颗医者仁心续写着家族传奇。
2024年5月6日,一位医生在高铁上救助患急病旅客的新闻引发全网关注。当时,这位医生迅速评估病情,不到半个小时就将患者送到医院救治。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医生是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她曾救治在车祸中受重伤的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还曾多次在公共场所救治病人。因为一次次挺身而出,她登上2024年第二季度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
救死扶伤,两代人接力行医
“活着是为了什么?”对这个问题,凌锋给出的答案是“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受益”。这是她从医以来的使命,也是父母告诉她要一生专注的事情。
1951年,凌锋出生于一个军医家庭。母亲王梅英是一名眼科医生,父亲刘轩亭曾任北京301医院的院长。父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在抗美援朝时期,王梅英到了朝鲜才发现已怀有身孕,于是给女儿取名“刘双国”(凌锋曾用名),希望她延续二人的使命,从医报国。
16岁时,凌锋成为一名卫生勤务兵。她笃学不倦,1970年,以优异成绩获得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的保送名额。毕业后,凌锋被分配到北京301医院工作。
凌锋在父亲手下工作,更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给自己改名为凌锋,并留在了神经外科—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科室。
在工作中,凌锋感受到了父亲为医学奋不顾身的执着。在医疗改革中,即使遭受抨击指责,他也总是说“先试一试,不行再改回来”。
远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的母亲也给凌锋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面对众多眼科类必需品依赖进口的困境,她创新研制了一大批眼科药品和设备。汲取着父母的力量,凌锋一次次克服畏难情绪。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