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税收筹划
作者 耿金景
发表于 2025年4月

税收政策的不断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税收环境日益复杂,内部管理压力也随之加大。同时,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涉及多种复杂的经济行为。因此,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来强化财务管理与会计审核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财务管理职能持续深化,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会计核算也面临越来越高的精细化要求。作为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密切相关的环节之一,提高税收筹划的应用能力尤为迫切。

税收筹划的内涵与原则

税收筹划通常发生在纳税前,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等因素采取的减税或递延纳税行为的事前谋划活动,前提是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超出规定的允许范围。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旨在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事先统筹和安排企业的一切涉税活动,尽可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减轻纳税负担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税收利益。

纳税筹划以合法性(要求企业的税收筹划始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以违法违规手段达到减少应缴纳税款的目的)、前瞻性(始终在经济业务开始前以税收政策和经营活动规划为依据,提前安排涉税事项,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整体性(要求企业全面考量各类因素,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权衡利弊)、成本效益(要求企业始终以节省税收成本为目的统筹安排税收筹划,并正确认识筹划方案实施期间所产生的成本,以便于选出最优的筹划方案)、成本可控(要求企业清晰认识税收筹划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防范和控制,提前预留弹性空间以便于实现风险可控)为原则。

科学运用税收筹划政策和工具

财务管理层面

融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在融资决策中,需要企业以自身经营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为依据,规划债务资本与权益成本比例。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对比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权益资本收益率选出最优的融资组合。科学选用融资方式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尝试运用融资租赁,以租入固定资产税前扣除租金支出的形式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从而有效减少应缴纳所得税;部分大企业可以尝试发行债券筹措资金,这种筹资方式被称为债权融资或债券融资。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