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的会计工作以财务会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是应对外部审计,而对企业内部战略投资规划、生产经营决策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的支撑不足。管理会计职能的缺失,使得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环节管理粗放,企业难以精准衡量生产效率与经营成效,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与问题亦难以浮出水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对于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报告,难以满足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决策需求。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包括成本估算、预算制定、绩效评价等,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持续深化,各级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角色正逐步转变,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政府角色的转变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财务会计作为传统的企业管理工具,已难以满足当前宏观和战略性管理的需求。管理会计更注重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规划、控制和评价经营活动。
国家政策推动与行业发展趋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例如,2014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2017—2018年先后出台了34条管理会计准则。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财务会计向科学管理转变,帮助企业加速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和内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面临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