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避开集中采购背后的“暗礁”
作者 翟婷婷
发表于 2025年4月

随着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集中采购已逐渐成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与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策略。然而,集中采购也会产生诸多潜在风险,诸如供应商选择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这些风险若未能得到及时识别与有效管控,将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及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剖析企业集中采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集中采购面临的各类风险,为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识别企业集中采购的风险

集中采购虽然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风险,包括供应商风险、质量风险、交付风险和合规风险。其中,供应商风险尤为突出。引发供应商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供应商选择不当、供应商实力不足以及供应商违约等。该风险将直接波及企业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交付时效以及成本,对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质量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它主要是指采购物资质量不达标而给企业带来的沉重损失。由于集中采购涉及的物资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因此企业难以对每一批物资都进行全面检验。一旦物资质量出现问题,将直接损害企业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交付风险则是指供应商交付延迟或交付的物资不符合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集中采购涉及的供应商较多,企业难以准确评估每个供应商的交付能力。如果交付环节出现问题,企业的生产计划将会被直接打乱,从而影响供应的稳定性。

合规风险则是企业集中采购中必须高度警惕的风险。采购活动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集中采购的合同通常较为复杂,如果存在不合规内容或未对供应商进行合规审查,都将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

企业完善集中采购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为了有效防范风险,企业需要建立系统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从遴选、绩效评估到监督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