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审计成果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
作者 陶莉
发表于 2025年4月

 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致力于探索和应用更为高效的审计方法,产出高品质的审计成果,以此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大量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内部审计对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然成为支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如何取得高质量审计成果

确保审计工作的方向正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紧密结合所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际运营情况,精准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审计过程中,要准确识别政策执行存在的偏差,及时发现并督促纠正不足之处,确保审计工作既具针对性又富有实效性。

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审计工作流程,涵盖编制审计计划、深入实施审前调查等各个环节。为整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审计问题整改清单制度,逐一确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限,积极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得到切实有效落实,推动审计问题整改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随后,企业还要明确审计监督与追责问责机制,对未按时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依规进行严肃问责,从而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监管体系,汇聚各方监督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同时,企业促进各监督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加强对审计结果后续跟踪与评估的力度,能够确保审计提出的建议得到有效执行,进而推动问题得到彻底整改,从而使制度机制得到持续优化。

企业审计的实际案例

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及运营质效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开展了针对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同时,审计部门也加大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力求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有序,从而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