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内核的国企品牌价值创造新范式
作者 李夏青
发表于 2025年4月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对市场化经营模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二者都具有市场导向的特性和一定的文化内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内在高度契合,且能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内涵与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员工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的理念体系,它细分为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大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集中体现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制度层面则是企业文化在组织结构中的具体呈现与实践;行为层面彰显着企业文化对员工思维模式与行为举止的影响;而物质层面,则是指企业赖以存在的硬件设施与环境。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日益完善,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格化的视角审视,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的世界观,拓宽了企业的视野与发展格局;通过确立企业的人生观,规范了企业与员工、客户、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互动模式;通过锤炼企业的价值观,明确了企业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与行为导向;通过构建企业的方法论体系,为企业解决了“如何行动”的根本问题。

品牌具有较高的公共认知度,对企业、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就品牌对国有企业的作用而言,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能够有效凸显企业产品与竞品的差异,进而锁定客户群体。品牌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企业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以此助力高质量发展。此外,员工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与感知者,在品牌建设取得成功时,不仅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更能产生归属感与强大向心力。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作用机制

从隐到显,提炼植根于基层的企业文化。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