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史上,黄旭华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深海与家国之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核潜艇的深潜事业,他与妻子李世英的爱情故事,同样宛如一首无声的赞歌,悠扬而深沉,唱响了那个年代最质朴、最纯粹的爱情旋律,更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出家国情怀的壮美篇章。
因工作结缘,开启浪漫篇章
黄旭华与李世英的爱情故事始于1951年。当时,黄旭华是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的团委书记,李世英则是团委的青年干事。两人因工作相识,从最初的同事关系,逐渐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中擦出爱情的火花,发展为恋人。
黄旭华年轻时多才多艺,会拉二胡、吹口琴、唱歌、跳舞,还精通拳脚,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而李世英也是那个年代少见的“女高才生”,精通俄语,两人可谓志趣相投,才情相契。1956年,两人登记结婚,开启了他们携手一生的浪漫旅程。
婚后不久,黄旭华接到紧急任务,前往北京参与核潜艇研制工作。黄旭华仅留下一句“去北京出差”,便悄然消失在家人的视线中。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李世英没有犹豫和埋怨,她深知丈夫的工作对国家的重要性,毅然决然地支持他。她说:“旭华,你的任务很重要,我会等你。”
由于工作的极端保密性,黄旭华隐姓埋名,甚至对家人也无法透露自己的行踪。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李世英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操持家务,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直到4年之后,李世英也被调到北京参与核潜艇项目,她才知道丈夫从事的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那一刻,她心中既有对丈夫的敬佩,更有对国家事业的自豪。
从此,夫妻二人并肩作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黄旭华常年扎根研究所,妻子一边工作,一边扛起家庭的所有重任。几十年来,李世英从来没有为了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把丈夫从工作中叫回来。
隐姓埋名,默默支持
“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小女儿趴在李世英的膝头,眼神中满是期待。李世英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轻声说道:“爸爸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他完成了,就会回来。”
李世英理解丈夫的工作性质,从未抱怨过他的长期缺席。她曾说:“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要无条件支持,家里有困难就自己想办法。”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3个女儿。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想起黄旭华立志为潜艇事业献身的无比坚定的眼神。
李世英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更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有一次,大女儿黄海燕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掉入雪坑,被李世英找到的时候,脸都冻紫了,她独自一人在女儿床边守候了9天9夜。李世英难过得落泪,但她也没写信告诉丈夫,一个人默默支撑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