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人爱上“中国式咖啡”
作者 浦东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一直以来,人们喝咖啡,会选择拿铁、澳白、美式等经典款式,这些咖啡都是建立在意式浓缩咖啡的基础上调配而成的。然而,中国不缺市场、不缺食材,更不缺文化底蕴,为何不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咖啡文化呢?

打造中国式咖啡——这是刘洋在创立Newsroom咖啡品牌之初设立的目标。芥子园、白局、酒酿元宵、版画、桂花……她结合本土食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特别调制的咖啡,让咖啡馆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

去圆一个“咖啡馆梦”

90后刘洋,是个地地道道的南京姑娘。上大学时,她就在报社实习,毕业后如愿进入媒体行业,从摄影记者到头版编辑,再到新媒体主管,她见证了众多重大新闻的现场。

那时,她就很喜欢喝咖啡,每次一拿到稿费,她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去咖啡馆充值。刚工作时薪水有限,一杯拿铁可以让她在咖啡馆待一下午,直到稿件完成。她甚至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能够坐在自己的咖啡馆里,听客人们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并将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记录下来,那该多好!

从事了几年新闻工作后,刘洋决定突破舒适圈,离开报社,到一家体育公司做戈壁挑战赛的后勤、探路等工作。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段经历对她的影响很大。做了戈壁挑战赛的相关工作后,她逐渐有了更多战胜困难的能量。“世界特别大,什么才是我最喜欢做的和能做的事情?”这是刘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告别戈壁滩,回到大都市,刘洋又进入中国传统的中医行业,在一家连锁中医馆的市场部担任主管。在中医馆,她接触到很多匠人。其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药工,每天风雨无阻地准时准点来到中医馆上班,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这种敬业精神让刘洋十分敬佩,也让她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又让她深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紧迫性。

正是因为有这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所以,当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共同打造“中国式咖啡”时,刘洋立即响应,她觉得自己圆“咖啡馆梦”的时刻到了。

刘洋和合伙人在国外考察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看国外的咖啡馆是怎么运作的。回国之后,刘洋又跟着一位资深咖啡人学习了半个月,她发现这个行业充满魅力。匠人们痴迷于制作咖啡,他们每天研究相关资料,不断探索,但专注的另一面是不善于经营。刘洋觉得自己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可以和他们一起把咖啡事业做得更好。

咖啡里散发出浓浓的中国味

出于对咖啡行业的喜爱,并对这一行业进行了长期观察,2019年,刘洋和合伙人在南京的沈举人巷28号开设了“Newsroom”品牌的第一家咖啡店。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