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智算中心须顺时而变
作者 周源
发表于 2025年4月
燧弘华创绿色智算中心。供图/联想

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智算中心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应运而生。所谓智算中心,即提供智能算力、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数据中心。

过去三年,全国各地兴起智算中心建设热潮。中国电信研究院《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建和正在建设的智算中心超250个。

相对于传统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是典型的吞金兽,硬件投入高昂。智算服务器配置多块高性能GPU/NPU板卡,单价可达传统服务器的数十倍(如单台价格约100万-400万元)。智算服务器功耗远超传统设备,配套制冷与供电系统建设成本高,长期运维费用占比大。一台中等规模(约500台服务器)智算中心的建设成本大约为20亿至30亿元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智算中心相关投资累计已经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以FP32单精度计算),排名全球第二,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FP32),占比达32%。

硬币的另一面是智算中心的利用率问题。部分公共智算中心因规划不足,导致算力利用率低,资源闲置。多位行业人士向《财经》表示,当下国内智算中心闲置情况比较严重。

如何提升公共智算中心使用效率是一个现实问题。今年3月底,《财经》调研甘肃庆阳的燧弘华创绿色智算中心,该智算中心超2万PFLOPS(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以下简称P)),在国内属于大规模智算中心。服务阿里云、百度等用户,属于“真正用起来的”智算中心。

调研发现,DeepSeek为闲置智算中心带来希望,但公共智算中心亟需转型,才能接住来自千行百业的AI推理算力需求。

庆阳模式

2022年,中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甘肃、宁夏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与“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东数西算”是一个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的战略工程。

在甘肃,能源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有优势的庆阳市抓住机会,成为“东数西算”八大国家算力枢纽之一,庆阳这座原本以农产品为特色的西部小城,现在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算谷”。

截至2024年底,庆阳已建成投运智算中心六个,投入运行机架3.1万个,算力规模超过5万P,园区绿电供给超80%,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数据中心集群。

燧弘华创是弘信电子(股票代码300657)的全资子公司。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