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
[美]亨利·基辛格 埃里克·施密特 克雷格·蒙迪 著
胡利平 风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3月
2025年春节前夕,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悄然掀起一场革命。DeepSeek以557.6万美元的超低训练成本完成V3模型迭代,仅是OpenAI GPT-4o模型训练成本的不到十分之一。同时,DeepSeek非常慷慨地公布开源策略,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走向更加开放、合作的崭新时代。这场技术突围恰似数字时代的“寒武纪大爆发”,不仅颠覆了“大模型必属巨头”的产业认知,更催化了全球AI竞赛格局的重构。
然而,自DeepSeek问世起,针对性的高强度网络攻击就不断爆发,给人工智能行业敲响了坚守安全底线的警钟;各种质疑和争议接踵而至,如DeepSeek与OpenAI之间的“蒸馏”争议,抛开行业竞争和地缘因素不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触及了AI技术的本质与“知识所有权”的伦理困境。
与此同时,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的离职及其新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的融资估值突破200亿美元,再次将AI安全与伦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在新书《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中,作者们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深层次挑战。书中警告,如果技术继续迅猛发展,而人类未能明确界定与机器的本质区别,我们可能会将决定人类价值的任务交给机器——这是人类文明面临的重大考验,值得每一个科技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深思。
消失的边界:大公司主导的世界
今天,拥有和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司将积聚起可碾轧一切的社会、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各国政府则被迫成为私人公司的东道主和啦啦队长,运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外交资本和经济影响力促进本土利益。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还扮演着平民百姓支持者的角色,而平民百姓则对垄断集团的贪婪和隐秘疑虑重重。夹在私人公司东道主兼啦啦队长与平民百姓支持者角色之间的各国政府被迫煞费苦心地左右应付。
这对矛盾也许无法化解。人工智能的问世将使任何既有机构的治理难上加难。与此同时,大公司或许会结成同盟,巩固已很强大的自身实力。这些同盟或靠互补优势和合并而起,或因对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统有共同理念而兴。
这些公司同盟也许会承担传统民族国家的职能,不过不会去界定和开拓边界已划定的地盘,而是会深耕分散的数字互联网,把它作为自己的领地。
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对源代码的扩散放任不管,有可能会导致冒出一些小团伙或集团。它们拥有的人工智能足以胜任在有限范围内的治理、供给和自卫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