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代劳式育儿”困局
作者 张小茱
发表于 2025年4月

外婆严防死守,奶奶以泪洗面,父母沉默回避,孩子成了受害者。看小茱园长如何成为修复三代人关系的“缝合线”。

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日的风格外轻柔,我们组织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探秘用高分子材料替代泥土种植。

“爸爸,种子太可爱了,我要把它种在这里!”山竹稚嫩的声音吸引了我,她正和爸爸妈妈营造“墙上花园”。这幅岁月静好的景象让我回忆起了一年前。

“园长,已经下午一点了,山竹还不肯吃午饭,一直哭着找奶奶。”托育员北北焦急地对我说,“联系过家长,送山竹入托的是外婆,不是奶奶。但山竹不要外婆,只要奶奶!”北北尝试向外婆要奶奶的联系方式,却被对方拒绝了。外婆明确告知园里,孩子只能由她和山竹妈妈来接,不能向其他任何人透露山竹在这里入托,也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来探视。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在心里感叹了一句,但为了孩子,我们还是要去面对。我调出山竹的入托登记表,找到了妈妈的电话,告诉她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不一会儿,山竹妈妈就带着一脸愁容赶来了。

山竹妈妈苦恼地对我说:“山竹之前一直由奶奶带,但最近,我和她爸爸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山竹外婆心疼女儿,不愿她在婚姻里挣扎,就把她和山竹一起接回了娘家。外婆经营着一家企业,工作比较忙,所以就让山竹入托了。

山竹妈妈告诉我,婚后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任何事都参与,而山竹爸爸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回家,即使回家也不照顾和陪伴孩子,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他很习惯有父母帮忙的生活。

作为托育服务机构,我们不想过多介入家长的家庭纠葛,但要尽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护。

接下来的一周,我有意增加了与山竹的互动,她和我逐渐亲密起来。她想奶奶的时候,就会来办公室找我。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