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标签陷阱,重塑育儿新视角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译有《正念生活,减压之道》《正念养育》《正念小孩》《青少年正念》。
苌雪
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咨询师。与祝卓宏合著《来自星星的你:送给孤独症家庭的礼物》,联合开发孤独症儿童家庭赋能课程GIFTS。
总是忍不住给孩子贴标签?不妨试试这两种练习,你会遇见更多可能性。
有一阵子,育儿圈里特别流行“鄙视链”。比如“学习鄙视链”,超牛娃鄙视牛娃,牛娃鄙视普娃,普娃鄙视渣娃。再比如“心理健康鄙视链”,据称焦虑好过抑郁,抑郁好过发育障碍。
家长总会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客观判断,比如“我家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我家娃有多动症”。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