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功(1676—?),字麟绩,号静俭,别号松岩,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曲亭村人,生活于清代初期到中期,清乾隆年间明通进士,曾任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今陕西汉中市城固县)知县。
艰辛求仕
洪洞县曲亭镇曲亭村位于洪洞县东南,地处通往东部的交通要道上,明清时期经商者众多。曲亭张家,世居曲亭镇曲亭村,遥遥世系莫可考述。张克功祖上在山东从事盐业生意,到祖父明宸公时继承祖业,规模扩大。父亲亦从祖父经营盐业,家境还算殷实。
张克功生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9岁进入乡里私塾,16岁游学山东,拜于济北(今山东泰安一带)石友玉先生门下,逐渐精通儒家经典八股文体。 3年后,返回故里,苦心钻研练习,日有进益。又常常请教于邑中名儒范雪庵(范尔梅)、胡震亨二先生,学业更加精进。23岁时始入县学,历时5年,成为县学中第一个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
据觉罗石麟等监修、储大文等编纂的康熙版《山西通志》卷七十二《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乡试》记载:“张克功,洪洞人。”又据章廷珪修、范安治等纂的雍正版《平阳府志》卷二十一载:“康熙庚子科,五十九年,张克功,洪洞人。”余世堂总裁的雍正版《洪洞县志》卷四《人文科贡》,孙奂仑总裁、韩垌总纂的民国版《洪洞县志》卷四亦有内容相同的记载。
上述四个记载说明,张克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考中举人。他是入清以来,曲亭镇曲亭村的第一个举人,“里中人庆为破天荒,盖曲镇从无登乙科者”,被当地看作是破天荒的大喜事,热烈庆祝。


有一年,张克功的父亲与祖父到山东经营盐业生意时遭遇不测。张克功听闻噩耗,与随行人员赶到邑内东古罗(今属洪洞县曲亭镇)西郊迎接,夜黑遇虎,随行人员吓破了胆,而张克功毫无惧色,后来老虎离去,他们没有受到伤害。不久,张克功的祖父、父亲相继过世,装殓、殡葬、祭祀等事宜一一遵循仪礼,全凭张克功一人张罗。
张克功的祖父、父亲去世后,家中的盐业生意受到影响,经济困顿,家道中落。张克功无法继续潜心学业,便接手了家族的盐业生意,前后历时十余年。这十几年里,张克功的仕途理想始终未曾泯灭,闲暇之余,仍然苦学不辍。
乾隆二年(1737年),张克功赴京城参加会试,被考录为丁巳科明通进士。李遵唐纂修的乾隆版《闻喜县志》卷三《职官·教谕》记载:“张克功,洪洞举人,乾隆五年任。”即乾隆五年(1740年),张克功任职山西省绛州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教谕,负责教授诸生,朝夕课诵,从无懈怠。5年后,他铨选知县,敕授文林郎。
官任城固
据1994年2月版《城固县志·政权志》第一章第二节《清代政权》记载:“张克功,举人,山西洪洞,乾隆年间任。”又据严如熤原本、杨名扬续纂、民国重刊的《汉南续修郡志》卷十《秩官卷(下)·城固县知县》记载:“张克功,山西洪洞县举人,乾隆十一年任。”这两个记载说明,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克功被清廷授予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知县职务。
张克功认为,身为县令应该政教并重,相互依托。在任期间,他明律法,摒恶俗,抓钱谷,重教化。讼牒报案亲自批阅,从不草率委托于幕宾。民有诉讼报官,即行审结,往来县衙不超过两次,从不让普通百姓失时废事。遇到复杂案件,反复研究,必令是非明了后才判决。如徐狗娲因孤寡而被豪族大户霸占田地、胡天佑因愚懦而遭不轨之徒强夺家产、孙家堰阻人灌溉农田等案件,都是前任县令误断、误判的案件。当事人常年上诉不休,张克功全部为之反复核查予以平反。对于命案与盗案,他严禁胥吏索取额外费用;命案要犯,只判处其死刑,若是独子,则援引先例使其存养改过;流放犯遵例遣归;盗案分别认定首犯、从犯;挟怨偷毁主人家粮食、无法承受重杖惩罚者,即行押送回原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