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释画趣
画中藏趣,古往今来,并不鲜见。但若能识得画中之趣,是需要一双慧眼的。
在一幅古画面前,欧阳修研读良久,就是不知其优劣。画面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若说这幅画不好,它是已经流传若干年的一幅古画;若说它好,画中的牡丹却精气神不足,没有寻常牡丹那么艳丽。于是,欧阳修向吴育讨教,吴育看过画后告诉他,这是一幅古画无疑,画的是正午的情景。迎着欧阳修疑惑的目光,吴育进一步解释道:“画中的牡丹颜色干燥,是因为牡丹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萎靡;如果是晨露中的牡丹,其花心是聚拢的,色泽就会更艳丽。若没有强光,猫的眼睛会是圆溜溜的,而正午时分的阳光刺目,猫的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欧阳修一听,不禁叫好:“啊,有趣有趣。”画家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准确表现真实生活的能力让人称道。
在画作面前,让人称道和佩服的古人很多。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