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胜、臧丹戎:为全自动体外检测注入加速度
作者 华南
发表于 2025年5月

体外诊断(IVD)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环节。在临床上,检测速度快一分钟、结果准确度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有可能为患者多争取到一线生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二十多年来驰而不息的使命所在。”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一瑞”)创始人何永胜、臧丹戎夫妇说。为此,他们走了28年“从0到1”的科研创新之路,孜孜不倦,未曾停歇。

如今,走进天津一瑞的研发实验室,一台台大小不等、新旧不一的真菌体外检测仪器整齐地排列摆放,从第一代手动式,到如今最新一代全自动、实现真菌细菌等多项目的检测平台;将传统在特定培养基中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才能生长鉴定的真菌,逐步提高到现在最快仅10分钟即可出结果……不断更新迭代,不断推向临床一线的检测仪器,记录着何永胜、臧丹戎的来时路,也见证了他们的初心。

2022年6月20日“国际鲎保育日”,何永胜(右)进行幼鲎放归公益行动

如今,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津一瑞已成为国内侵袭性真菌感染快检领域产品的开拓者,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全国超过一千家医院提供临床体外检测系统,是国内真菌快检产品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并实现了全球该领域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的革命性突破。

“从0到1”探索体外诊断研发

鲎,是一种已经存在4亿多年的古老海洋生物。它拥有一套独特、有效的防御和凝血免疫系统,是地球上罕见的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从它体内提取的鲎试剂,广泛用于制药、临床以及科研等领域,一些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也需要鲎试剂检测。

1997年,进入体外检测行业的何永胜第一次接触到鲎这一古老物种。“我们的首款核心技术得益于鲎,它与三叶虫同一期纪,《本草纲目》中对它有所记载。”何永胜讲到,鲎是一种医药用资源丰富的海洋生物,堪称“浑身是宝”,具有极高医药用价值,因特有“蓝色血液”而闻名世界。

何永胜的目标便是提取和制备鲎血因子及衍生物,并运用其进行临床检测。当时,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国内尚未引进,国内医院临床所用检测试剂依赖传统培养方式。看清市场和未来,2000年,何永胜开启了诊断行业的创业之路,与妻子臧丹戎女士共同创办天津一瑞。

“真菌快速检测属于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的一个分支。实际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每年导致全球650万例感染和380万人死亡。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细菌很相似,如果诊断错误或者用药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就相当危险。”以往,真菌检测在临床中并不受重视,主要依靠培养方式来进行。臧丹戎说,传统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不足,漏检率高,且周期漫长,短则几天、一周,最长可能需要半月。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分分秒秒的等待中不可挽回地流逝。

在不断地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真菌快速检测的拳头项目逐渐脱颖而出,何永胜和研发团队欢欣鼓舞。然而此前没有从事过医疗器械行业的何永胜、臧丹戎夫妻俩没想到,从实验室成果到真正进入医院、运用到临床,依然有漫长的路。

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临床大夫对于真菌感染的问题并不重视,高危真菌感染的患者常常仍用细菌感染的方式经验性治疗,并且真菌感染后病程发展很快,患者多以死亡结局。这进一步让真菌快检技术发展趋缓。那几年,臧丹戎调研了很多家医院,都被拒绝,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医疗行业还不需要这样的产品”。

2003年,“非典”疫情凸显出真菌快速检测的重要性。何永胜几年的坚持,终于在这一刻迎来曙光。

然而,因为天津一瑞的真菌感染快速检测产品是全新品种,市场准入也成了新挑战。当时国家层面还没有同类的产品及准入规则,“我们的试剂和仪器,都需要从头开始立项、审批”。臧丹戎记不清多少次找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立项、参加专家论证会……只有国家药监局审批通过,才能到各省级管理部门立项,真正进入临床才成为可能。臧丹戎一个省一个省地报批,审批成功后再逐家医院进行学术推广、申报物价。何永胜则一头扎进试剂研发中,与科研团队从鲎的血液中提取出特殊蛋白质,研制出用于检测内毒素和细菌的制剂——鲎试剂。

从创业开始,最初的近10年,天津一瑞没有任何收益,始终处在研发阶段。何永胜和臧丹戎夫妇搭上房产抵押,还把周遭的亲朋好友借了个遍。“算上何永胜自己,研发团队总共3个人,不管是试剂还是仪器实验,都要亲自上阵。”臧丹戎记得,从2000年创业到2010年,何永胜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每个周六周日,他都带着团队,与外聘的专家一起研发、学习。

何永胜(右一)介绍产品

在臧丹戎的记忆中,创业以来,遇到那么多阻碍和困难,何永胜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打过退堂鼓。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