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它的祖先——狗尾草
作者 汪勇
发表于 2025年5月

狗尾草和小米(植物学名为粟)都是禾本科狗尾草属草本植物。狗尾草有多个不同的种,小米也有很多不同的栽培品种,它们的形态非常相似,都是顶生圆锥花序。不同的是,小米的穗更为丰满、株型更为强壮,就像是放大版的狗尾草,而事实上,小米确实也是一种狗尾草。

小米穗
狗尾草穗
小米穗(左)与狗尾草穗(右)对比

狗尾草最早记载于《诗经·齐风·甫田》中:“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其中提到的“莠”就是一种狗尾草,大概的意思是说不要勉为其难耕作大块田,撂荒之后,高大的杂草丛生蔓延。李时珍也描述过这种草:“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小米不但是我国古人的主要粮食之一,还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小米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它的诗句,如“黄鸟黄鸟,无集于穀(gǔ),无啄我粟”。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于是便有了大家熟知的“沧海一粟”这个成语。

约公元前4500年

小米从长江流域经中亚传入印度。随 19 世纪后又分为两路:一路沿地中海北岸,从如今的希腊到南斯拉夫、意大利、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西班牙等;另一路沿多瑙河流域,从东南欧穿过中欧,直到今天的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