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头盔进化史
作者 陆其
发表于 2025年5月

时间回到19世纪中叶,你正骑着一辆高轮自行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行驶。虽然此时的道路还不是铺装路面,且起伏不平,坑洼随处可见,但即便你不幸摔车,撞上的是还算松软的土路,也不至于伤得太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铺装路面代替土路,路面变得更加规整也更加坚硬。骑车的人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死伤案例也随之增加。人们终于意识到,骑车首先得保证脑袋的安全。于是,自行车头盔应运而生,用于制造自行车头盔的材料也不断迭代。

木髓盔

自行车历史上的第一个头部保护装备叫“木髓盔”。“木髓”指的是豆科合萌属植物茎干中间的海绵状结构。工匠们将合萌属植物的“木髓”压成薄片,层层叠加,制作成坚固的头盔。木髓盔的前后都有突出的盔檐,可以遮阳,两侧有若干小孔利于通风,下巴托能保证头盔在佩戴者骑行时不至于脱落。

木髓盔是早期骑行者的“头部防护神器”,缺点是一旦受到冲击,填充其中的“木髓”就会开裂,失去保护性。这种头盔一直沿用到20 世纪初,随着自行车比赛的普及,人们开始对其进行改进。

皮环盔

由于木髓盔透气性太差,佩戴起来十分闷热,自行车赛车手们转而使用透气性更好的皮环盔。

最初,皮环盔的设计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是一条皮条绕在前额周围,用来稍微保护一下头部。但这种“简约风”很快就迎来了升级。随着骑行者对保护性能的需求增加,更多的皮条开始纵向排列,从前到后覆盖头部,形成了更具保护性的设计。为了让这些皮条更舒适、更实用,骑手们还用羊毛将皮条包裹起来,增加了些许柔软感和防护性。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