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花
美艳的女人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怎么比喻?西方也好,东方也罢,都是将女人比作花朵。这一比喻,大俗,同时也大雅。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立意就是美女如花:“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蜻蜓没有弄清楚,竟把人当作了花。不过,这毕竟只是比喻,花无语,人却是活的,可以说话。于是,女人就是解语花。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唐明皇是风流的,也是有才情的,当然他对杨贵妃也是有感情的。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的第二折,张生在下场前唱道:“[尾]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我和她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在张生心中,莺莺就是解语花。
可见,将女人看作解语花,源远流长。但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真实而残酷的事实是,女人多是失语的花。
张绣向曹操投降,曹操强纳张绣的婶婶(张济之妻)为妾,张绣感到自己受了侮辱,愤而反叛,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是役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猛将典韦、侄子曹安民在战斗中被杀,曹操自己也中箭受伤,差点送命。这一切,全为了一个女人。
张绣的婶婶大约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即使不美若西施,必也风情万种,别有一番韵味。袁枚说“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必是经验之谈,只有读了许多的诗和阅了许多的女色之后才能有如此的感叹。曹丞相只怕在评价诗和欣赏女人两方面都要高出袁才子一筹。总之,能让曹操看得上的女人肯定不同凡响。
在曹操演的这出戏中,照理说,张绣的婶婶是女主角,应该有她的声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