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解字全书》编者前言
作者 吴茂华
发表于 2025年5月

1989年,流沙河声称自己不再写新诗,且不喜欢被人称为“诗人“,说称“成都文人”合适一些,转而弄文史、翻类书笔记、典籍系列。他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视角写出《庄子现代版》《庄子闲吹》《流沙河短文》《书鱼知小》《诗经现场》《再说龙及其他》等系列散文作品,得到一致好评。

流沙河读书博杂,腹笥丰富。正如他给别人的题词“纸上烟云,胸中臆象”,我以为恰好印证了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创作状态,简直就是“夫子自道”。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当今某些人把某些文化糟粕当成“国学”来提倡大不以为然。他说,他们说的“国学”,不但含义混淆且偏颇。要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首先要弄清楚汉字。“小学”是中国语言文化之基础,每一个汉字从被古人创造出来到使用过程的演变,都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体现了古人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状态。汉字包含了民族文化的灵魂密码,作为象形文字,且书画同源,独特而美丽,是人类文明存留下来的硕果之一。

早在少年求学时期,流沙河就跟着一刘姓老师读《文字蒙求》《说文解字》一类书籍。虽然半知半解,却激起了他的兴趣,种下了探究的种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流沙河下放到农场,种菜喂猪之余,偷偷地读《说文解字》一类书,并且写出一部《字海漫游》,“文革”来临后,他赶紧将书稿付之一炬。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