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楷书竟如此“奇葩”
作者 慧鉴堂主人
发表于 2025年5月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幅书作,均为中国古代标准楷书。既然是古代标准楷书,那为什么说是“奇葩”呢?这可从两幅作品中得到验证。

审美价值丰富

第一幅作品是清代蒋乃勋的楷书扇面,落款:“壬申长至日,节临《灵飞经》,华甫蒋乃勋。”钤印两枚,其中一枚为朱文“ 蒋”,另一枚模糊不清。该作上款人“笏臣二兄”,似是清人邓嘉纯,字笏臣,江宁人,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处州知府。其所书时间“壬申长至日”为1872年农历冬至日。

蒋乃勋,字华甫,斋名鲲游列馆,清代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其善行书、楷书,尝挂单于北京琉璃厂,琉璃厂有其题字匾额。他与晚清著名书画篆刻家、被誉为“黟山派”开宗大师的黄士陵(1849年至1908年)私交甚笃,黄多次为其制印。

另一件作品是清代王涑的楷书册页,共28页,我们在此仅展示封面、扉页以及第1页、第28页。该作落款“山谷题跋”,“ 云浦大人命书,即求钧正,道光乙巳(1845年)九月上浣,王涑书”,钤两枚朱文印“王涑”“讲泉”。此作上款人“云浦”尚不知何人,曾见状元张謇有书法致同一上款,应是有重要身份之人。

清 蒋乃勋 楷书扇面 八角形泥金纸 22.5厘米×25.5厘米

王涑,原名树勋,更名景,字子期,号枣坡、讲泉,嘉兴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广西河池州知州。一门善书,其父士锤,笔法尤高。涑得欧、柳法,与钱塘高垲齐名,名噪大江南北。

清 王涑 楷书册页 (封面、扉页及第1页、第28页) 纸本 清代装裱 22.3厘米×15.2厘米

两幅作品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由于直接取法隶书,所以是典型的方形字体,整齐稳固;横平竖直、笔画多样,每种笔画又有不同变化形态,可以呈现各种形态汉字;结构严谨,字内空间分布合理,字间疏密关系均匀;端庄、稳定、严谨,展现出规范感和秩序感,是最便于识读、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的书体。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