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呈金”是什么金
黄金何价?视重量与成色而定。前者,用衡秤即可得,非常简单;后者,则须经专业检验,麻烦又费时。黄金买卖为了减少障碍,遵循固定成色标准铸造黄金商品,再按照标码进行交易,就成为解决之道。1919年开市的伦敦国际金市将挂牌黄金锚定995‰纯金,不接受其他成色黄金买卖,大致上就是这个概念。
其实,黄金在中国市场早已步入类似进程。至晚在清乾隆年间,各地金店银楼就已有使用特定成色黄金打造金饰的约定或者默契存在,“足赤”“足金”“十足”“烚赤”等就是当时最常见的成色标示。这些因地而异的用词,所指都是“成色990‰”之意,代表当时提炼出的赤金之中的最好等级。


后来,由于提纯技术的改进,黄金的成色标准也随而提升。金饰上的字款被添加“上”“天”“ 加炼”等字眼,成为“‘上’足赤”“‘天’烚赤”“‘加炼’足赤”等,代表档次超越以往,成色普遍到达993‰。到了抗战期间,部分饰品因以美国纯金金砖打造,金料成色更高达约998‰,完工后即加盖“‘上上’足赤”的印记,彰显其成色更胜于前。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各地打造金饰,用金成色不断提升已是不争事实,但这个历史趋势却夹藏一个“异数”。光绪年间,一种“ 九呈金”横空出世,成为市场金饰的常态选项。顾名思义,九呈金是一种成色900‰的黄金,远不及历来的足赤、上足赤等标准,打破了金业长期的发展规律。
对于九呈金,外界至今仍所知不多。笔者将从“上海银楼公所章程”“同业向章”等文献及部分相关金饰对象,解析其存在背景、原因及影响。
同业联合抵制
五口通商以来,各种舶来品涌入上海。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