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六兽你认识吗?

北方的朋友应该听过“五脊六兽”这个词。比如,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就写道: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不大好过。”在这里,五脊六兽形容的是一个人心里乱糟糟的,十分不安。
五脊六兽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性构件。“五脊”指的是宫殿屋顶上的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而“六兽”的六实际上是虚数,指屋顶各处的小兽。根据这些小兽的位置不同,又分为吞兽、望兽、垂兽、戗兽、套兽、跑兽(也称蹲兽或走兽)和骑凤仙人。人们总觉得这些小兽经年累月无所事事,哪怕刮风下雨,都只是傻蹲在脊梁上没什么用处,但其实不然。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讲其中比较显眼的吞兽、骑凤仙人和跑兽。
吞兽鸱(chī)吻
鸱吻衔接了殿顶正脊和垂脊,一方面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还能让雨水从衔接处渗漏。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鸱吻就是九龙子中的老九,外形龙首鱼身,张开大口吞吃着脊,故称吞兽。
鸱吻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在险要的地方东张西望,二是喜欢吞火。据说,汉武帝时期,宫殿常常着火,后来有术士提议在正脊上装两个鸱吻防火。于是,正脊两端就放上了鸱吻造型雕塑。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鸱吻背后有一把宝剑。传说晋朝一位叫许逊的道士,他为了防止鸱吻逃跑,便把宝剑插在了鸱吻的背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