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丛林藏着时间的秘密,每片树叶、每滴雨露,都述说着生命的传奇。郁郁葱葱的雨林挂着清晨的雾,眼前是层次最丰富、孕育着无数生灵的绿,飞鼠在树梢间完成了空间的跨越,雨林中总有红毛猩猩骄傲的吼声宣示地盘,巨大的湾鳄在河流中伺机而动,艳丽的大王花静静地在雨林中孤芳自赏……
这片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三国的土地是许多生物学家和探险家的天堂,它就是横跨赤道的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也是很多生物学典籍和纪录片里常常提到的婆罗洲(Borneo)!
风下之乡
我踏足婆罗洲的港口在沙巴的山打根,虽不若仙本那天堂美景般闻名遐迩,但这里的一切都带有现代文明下的马来西亚原生风情,故而凭借其独特的雨林生态吸引世界游人来此观光。因为太平洋的风并不眷顾马来西亚东岛,它通常在吹过苏禄群岛后向北转头,使这片庞大的岛屿免遭台风侵扰,由此沙巴被世人称为“风下之乡”。
在我看来,这里不但是“风下之乡”,也是“云端之境”。
从飞机上看,沙巴像极了童话世界里的云国边境线,神山基纳巴鲁峰在云朵中若隐若现,我常常感慨,在这样的仙境之中,人都忘了时间,寿命可能也就自然变长了吧——或许长到像原始森林一样,渐渐忘记年龄。
飞机抵达了山打根机场,出租车载我一路奔向酒店,放眼望去,这里的城市就像森林中的孤岛,热带地区特有的红树林沿着海岸生长,包围着像积木一样的“小小的”钢筋混凝土的“盒子”聚集地。
半个世纪之前,山打根还仍被繁茂无际的原始森林覆盖着。如今,几间令当地人骄傲的百货商店和平坦的马路行车道,依然没有改变山打根人缓慢安静的生活,他们不紧不忙地耗过日出日落,缓慢得就像沙巴的网速一样,由不得半点急迫心焦。
初识婆罗洲
婆罗洲,世界第二大雨林,也是亚洲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方,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由于其受地球板块运动的作用,导致这里同时拥有亚洲、大洋洲甚至非洲的生物特点。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搭配上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婆罗洲多样且独特的生物类群落,这里保留了地球上最古老、最复杂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也形成了婆罗洲标志性的景观。低地雨林、山地雨林、泥炭沼泽林、高山草甸、淡水沼泽森林、海岸红树林等生态环境共同造就了这一切。

在婆罗洲,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物种被发现。包括世界罕有的珍稀蝴蝶,硕大的甲虫,神奇未知的蜘蛛。无数美丽而神秘的生物和种种自然奇观,令这里成为BBC、探索频道等自然纪录片拍摄的常驻地。
当站在阳光微微透射出七彩光芒的绿植之间,古老的树皮展示着岁月的斑痕,我甚至有一种总算来到了此地的宿命感,曾经看过的纪录片片段在脑海里一一浮现。
每一棵大树上,只要有立足之处,几乎都有生物的存在。有时候,一棵树上会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的植物附生。在大树的树冠层下面,是由高度在3—15米之间的小乔木群组成的,属于雨林的木下层。这里生长着的大多是棕榈树、树蕨、芭蕉之类的植物,木下层通常是小型鸟类及蜥蜴过夜的地方,也因此吸引了一些以它们为食的树蛇在此活动。由大树的幼树及一些灌木组成矮木层,则是以嫩叶、青草为食的动物生存的地方,而这些动物又会吸引另一批猎食动物到来。


即便有向导的引导,雨林依然不是可以随便走神的地方,随时都可能藏着“惊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