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发表于 2025年5月

【人工智能助力准确评估癌症治疗预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用5000万份病理学切片图像以及10亿篇病理学文本文献训练人工智能肿瘤模型,使其能够进一步评估癌症患者的预后。

测试显示,人工智能模型对癌症患者存活率的预测准确率为75%,而根据现有临床标准因素得出的准确率为64%。在预测黑色素瘤复发方面,人工智能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83%,较其他方法提高了12%。

【高强度运动训练可重塑肠道菌群】香港大学的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训练可重塑人体肠道菌群,从而改善代谢,预防糖尿病。研究纳入了39名2型糖尿病前期的男性志愿者,分为久坐组与运动组,运动组定期进行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并监测其肠道真菌组、代谢组和宿主转录组的变化。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探索运动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与宿主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

【含糖饮料更伤害年轻人】《自然·医学》期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1/10的新发2型糖尿病和1/30的新发心血管疾病可能与摄入含糖饮料有关。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全球饮食数据库的数据,并用一个模型整合了这些数据集,对184个国家进行建模估算后发现,2020年,含糖饮料使全球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了1.3%,它为年轻群体带来的健康负担明显重于老年人。

【孤独的人更容易做噩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孤独的人可能更容易遭遇噩梦的困扰。研究指出,压力是连接孤独与噩梦频率及强度的桥梁,而沉思(一种持续的忧虑和焦虑状态)和过度觉醒(表现为极度警觉和注意力集中)也是促成两者关联的重要因素。目前,孤独与睡眠障碍不仅是严峻的公共卫生议题,还与心脏病、卒中及早逝发生风险的增加息息相关。

【过量食用红肉或增加患痴呆症风险】饮食方式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患上痴呆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美国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分院、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博德研究所共同开展的研究发现,食用大量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在长达43年的随访中,饮食中含有大量加工肉类(如培根和香肠)的参与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13%。而用坚果、豆类或鱼类等替代加工红肉,可将痴呆症的患病风险降低约20%。

【人生半百运动能力加速衰退】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理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联合在《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论文称,49岁后,人的运动器官功能会急速衰退。这一节点可看作运动能力衰退的临界年龄。此外,从50岁开始,女性运动能力的衰退速度比男性更快,尤其是上肢。

【白血病等多种癌症与使用手机无关联】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主导的一项国际研究评估了手机使用、信号塔分布、无线电波职业暴露与各种癌症关联的所有可用证据。结果发现,手机辐射与白血病、淋巴瘤、甲状腺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之间没有关联。该机构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已显示,脑癌和其他头颈部癌症与手机使用之间无关联。

【睡眠中瞳孔大小揭示记忆巩固机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瞳孔变化是理解大脑如何形成强大且持久记忆的关键。研究显示,当瞳孔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某个亚阶段收缩时,大脑会重新激活并巩固新记忆;而当瞳孔扩张时,旧记忆被重放和整合。该研究表明,大脑通过细致的时间尺度将新旧记忆分开,这种机制使得生物大脑以有限资源实现卓越的记忆能力。这一发现或为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提供新思路。

【夜里进食不一定导致肥胖】据调查,每10个美国人中就会有4个上夜班,这意味着有很多人很晚才能吃晚饭。晚饭过晚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艾瑞克·布莱克伯格说:“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

据网络 编辑/王 培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