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建议帮小朋友远离发育迟缓
作者 孟娟娟
发表于 2025年5月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很多父母担心自家孩子在身体、体重等方面,比同龄人“慢半拍”。希望以下建议能帮助2~5岁儿童的家长,掐灭自家宝贝发育迟缓的“苗头”。

什么是发育迟缓?

简单来说,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生长发育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现象,使孩子未能在预期年龄范围内达到发育“里程碑”(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应达到的关键发展标志)。发育迟缓的具体表现包括:生长迟缓、语言发育滞后、精神心理发育迟缓等。发育迟缓会对患儿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遗传因素、后天营养、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家长除了要带孩子进行定期体检,排除可能导致发育迟缓的病理性原因外,还应做好生活保障和心理调适,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食养是基础

吃得对才能长得快

膳食营养不充足、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是造成儿童身高、体重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加强儿童的饮食管理,能够有效预防生长迟缓问题。

1.食物丰富多样,提供生长所需营养

饮食单一不仅会让儿童无法从食物中获取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而且容易导致厌食问题。家长要保证儿童一日三餐食物种类丰富,每餐的膳食至少要包含谷薯类、果蔬类、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的食材种类不少于12种。

家长可以通过同类食物互换的方式丰富食物种类。例如,肉类食物中有牛肉、猪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等,要尽量做到每餐食用不同种类的肉;每天吃4~5种蔬菜,比如,可以午餐吃西蓝花、油菜、香菇,晚餐吃黄瓜、莴笋。

2.合理烹调

烹调方式也会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