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患者应该怎么吃饭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边受累组织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受病情和治疗方式的影响,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等情况。对结肠癌术后患者来说,科学、个性化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结肠癌术后患者的饮食“困境”
手术创伤会增加患者的基础代谢,提高营养需求。但是,处在恢复期的结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同时,放疗和化疗会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以上问题会严重限制患者的膳食摄入量。同时,患者因罹患癌症,会遭受巨大的心理打击,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食欲。心理问题还可能通过应激反应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加重消化不良问题。也就是说,术后患者的营养需求量提升了,但是营养摄入量可能严重不足。
结肠癌术后患者的营养需求
结肠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会影响机体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家属在为患者准备饮食时,应重点考虑以下营养素。
1.足量的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促进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力和维持肌肉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确保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禽肉、鱼虾、鸡蛋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如果无法通过食物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
2.优质脂肪
术后患者应适量增加ω-3脂肪酸在油脂类食物中的占比,以帮助减少炎症反应。ω-3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类、亚麻籽和核桃中。
3.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B族维生素和钙、镁、锌等矿物质,有助于保障肠道健康,维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