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恶心、腹泻该怎么办
春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微生物繁殖活跃,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再加上人们吃生食的频率有所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了解食物中毒的紧急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细菌性食物中毒
若食物制作、保存不当,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人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肉、蛋、奶等食物中,可产生能耐高温的肠毒素。夏季很多人喜欢食用沙拉,其中常见的食材包括蔬菜、煮鸡蛋、香肠等。如果蔬菜清洗不干净,或冷藏环境不佳,人误食携带肠毒素的沙拉后,便可能导致中毒症状。
2.真菌性食物中毒
黄曲霉菌、青霉菌等真菌繁殖可导致食物霉变并产生大量毒素,一旦误食可能导致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肾损伤,且具有致癌性。比如,霉变的坚果中含有黄曲霉菌毒素,大量食用霉变的坚果可导致肝脏损伤。
3.有毒动植物中毒
部分动植物本身含有天然毒素,比如河豚、部分野生菌类、四季豆等。如果处理不当或误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以四季豆为例,生四季豆中含有皂苷,未充分煮熟便食用,可导致剧烈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临床上,也有误将水仙当作蒜苗食用,发生食物中毒的病例。
4.化学性食物中毒
如果食物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比如,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水果,可能导致中毒,使人产生头晕、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食物中毒的症状表现
1.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