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后我的肝脏为啥越来越“肥”
作者 王莹
发表于 2025年5月

28岁的刘女士因体重超标开启了“疯狂减肥”计划。她几乎不吃主食、不吃肉,只吃素菜,每天锻炼至少2个小时。在2个月的时间里,她成功从75千克减到57.5千克,减重幅度达到23%。

但是,刘女士体检时却查出血清转氨酶偏高,被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刘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减肥不是可以预防、治疗脂肪肝吗?为什么体重减轻了,我的肝脏却变“肥”了?

肝脏里的脂肪超标了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身兼代谢、解毒、免疫防御等数职于一身,在脂肪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的肝脏会摄取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将一部分脂肪酸分解成能量供给人体使用,剩余部分分解成甘油三酯,通过载脂蛋白转运出肝脏。

由于各种原因,肝脏甘油三酯合成增多或转运减少,会导致肝脏脂肪沉积。当5%以上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即可诊断为脂肪肝。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5%~20%——约5个人里就有1个人肝脏“脂肪超标”。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