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近生命的“最后防线”
绝大多数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英文缩写为ICU)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很多影视剧、纪录片都展示过ICU,其大门紧闭,里面是静卧等待救治的患者,各种“嘀嗒”作响的医疗设备以及神情紧张的医护人员。说陌生,绝大多数人没有进入过ICU。本文将为您揭开ICU的神秘面纱,带您了解这道生命的“最后防线”。
住进ICU≠宣告死亡
很多人对于ICU的印象是“危险”。住进这里的患者病得都很严重,绝大多数人身上连接了各种治疗、监护设备,鼻中、口中插入了“管子”。的确,ICU是医院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特殊医疗单元,收治已处于疾病终末期或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其原发病如晚期癌症、严重创伤、脓毒症休克的死亡率本身极高。
不过,ICU中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生命支持设备与治疗设备,通过密集监测、实时干预和器官功能替代治疗,能够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和恢复时间。很多重症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如果不接受ICU治疗,死亡率接近100%。而进行科学规范的重症治疗、护理,患者的死亡率可下降至30%。可见,夺人性命的并非ICU,而是危重症本身。
同时需要提醒家属的是,ICU救治患者的死亡率的确很高。在积极配合救治的同时,家属也应做好心理准备。ICU的抢救成功率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年龄和基础病等。如果发生多器官衰竭或不可逆的大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风险很高。
ICU接收的患者类型
ICU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短期密集救治,逆转患者的危重状态。也就是说,ICU主要收治经过短期治疗可能康复、入住后可能降低死亡风险的患者。这类患者存在可逆性的病理状态,通过ICU的治疗能显著改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