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寄希望于宗主国清王朝
作者 张崇根
发表于 2025年5月

针对日本政府加快推进吞并琉球国的种种侵略行径,琉球国王尚泰虽然尽力反抗,但自叹无能为力,只得把复国的希望寄托在宗主国清王朝身上。

1876年(光绪二年)10月,琉球国王尚泰与三司官向居谦商议,秘密派遣向德宏、林世功、蔡大鼎等39人到中国求援。他们乘坐的小船,25 日冒险出航,因风向不顺,于次年2月29日才到达福州。

向德宏、林世功等一行向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丁日昌递交国王咨文,陈述日本阻挠琉球国向清朝进贡的详细情况,请求清廷救助琉球国。清政府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告诉即将赴任的驻日公使何如璋,到日本后“相机妥筹办理”,并让向德宏一行返回琉球。向德宏等不肯回去。

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在日本的琉球国王子尚典托福建商人带回密函,把琉球被改为冲绳县的消息带到中国。尚典要向德宏等沥血呼天,转达琉球国君臣的期盼,乞求天朝立即兴问罪日本之师,支持琉球复国。尚典还表示,如不能收复琉球故土,只有绝食而死,不能辱国负君。

向德宏、林世功等在华活动的琉球人,从尚典的密函得知日本灭其国的消息,义愤填膺。向德宏边哭边读,肝胆俱裂,痛不欲生。于是,他不顾清朝关于非进贡使者不得进京的规定,“剃发易装”,乔装打扮成商人,邀请通事等结伴北上,于 5月14日到达天津。先后两次上书李鸿章,痛陈琉球遭受灭国灾难的经过,恳求代为奏请皇上,为琉球兴师复国。两封求救书的主要内容有:

(一)阐明琉球国自洪武五年(1372)隶入明朝版图。清朝统一中原之初,琉球国首先效顺,纳款输诚,恪遵《大清会典》,两年进贡一次,从来没有耽误过,并表示“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光绪元年(1875)以来没有进贡,没有前来参加庆贺皇上登基等大典活动,都是因为日本禁止,琉球国虽然提出种种理由,百般请求,日本就是不肯批准造成的,不是琉球国本意如此。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5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