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香螺,古法新韵
作者 杨多杰
发表于 2025年5月

每年的三四月份,我家里都会闹茶荒。有读者会问:您的家里还会缺茶吗?和您实话实说,黑茶白茶都不缺,可茉莉花茶有时候还真断顿儿。我们家人喝的花茶,都是用四川蒙顶甘露的茶坯,拉到广西横县窨花而成。广西横县的茉莉花,一般要五六月份才上市。云南的茉莉花倒是早,可是家里人又都喝不惯。每年春节一过,去年的茉莉花茶就喝得差不多了,而新制的茉莉花茶又续不上,可不是得闹茶荒嘛。每到这个时候,我便要拿出祁门茉莉香解解馋了。这款祁门茉莉香,是用上等祁红香螺精心窨花而成的茉莉红茶。祁门红茶,人尽皆知。相较之下,了解祁红香螺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其实祁门香螺的问世,也是祁红产业的一次破局行动。这款名茶的问世,既帮助祁红打开了新局面,也使得祁红赢得了新市场。

祁门工夫的困境

祁门红茶,产自山灵水秀的皖南祁门县。它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也是唯一入选中国十大历史名茶的红茶品类。传统祁门工夫红茶,更是中国工夫红茶的代表。初制四道、精制十三道的工艺,复杂严谨,细致考究,凝聚了历代祁门茶师们的经验传承与心血智慧。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套复杂的制茶绝技之上。祁门工夫,甚至因此而受到了一些爱茶人的误解。

本文作者与首批省级祁红非遗传承人陆国富先生一起审评祁红香螺。
本文作者观摩祁门红茶生产车间。

原来,上等祁门工夫,精制时要经过初抖、分筛、打袋、毛抖、毛撩、净抖、净撩、挫脚、风选、飘筛、撼筛等一系列工艺处理,最终干茶呈现出条索细紧、锋苗显露的特征。可是一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一瞧见祁门工夫就联想起茉莉花茶里的高碎、高末、三角片,认为这茶档次不够。他们是用绿茶、花茶、乌龙茶的标准要求祁门工夫,自然是觉得这茶实在太碎了。祁门工夫百余年间都是远销海外,内销市场有这样的误会也在所难免。可是问题,总是要解决。于是祁红的茶师们在工夫红茶之外,又打造出了一套整形红茶的体系,其中的代表品种就是祁红香螺。

其实祁门茶师对于工艺的探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5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