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二姐”出圈:那是AI写不出的野生诗意
作者 窦景芳
发表于 2025年5月

2025年3月16日下午,全国首场“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表演在安徽池州九华山脚下的千年古村——老田村拉开帷幕。

一个身穿碎花布袄、带着粉套袖的大娘即兴赋诗一首:“这是鱼吗?这不是鱼,这是热油撞碎的江湖,这是王母盛宴上的押注,这是舌尖上跳动的音符,这是唇齿间游弋的香酥……”

大娘名叫吕玉霞,网名“沂蒙二姐”,在视频号上拥有150多万粉丝,点赞量超过1300万。当初,她在儿子的鼓励下开通视频号,初衷只是找一块自我倾诉的净土。谁知,此举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一个全新赛道……

“不务正业”:农民诗人火出了圈

吕玉霞于1973年出生在山东省蒙阴县的一个小山村,有兄弟姊妹4个,她在女孩中排行老二,人称“二姐”。父亲曾是村里的教师,小时候,吕玉霞经常缠着爸爸讲历史故事。

因偏科严重,吕玉霞初中毕业后,便进了村里的纺织厂上班,业余时间常买书看书。婚后,吕玉霞怕婆家人说自己败家,没再买书,把以前的书集中放进一个铁箱里,而后上锁。老公问她藏了什么传家宝,她说“保密”。老公是个本分农民,满脑子想的都是种庄稼。吕玉霞和他没法聊天,她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晚上陪儿子阿沐读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台灯下,母子俩吟诵佳句的声音融入寂静的夜空,和虫叫蝉鸣混合在一起,分外动听。

儿子聪明好学,对于妈妈教过的诗,听过一遍就能背下来,上小学时,已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他遗传了妈妈的文学天赋,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念初中时,阿沐的作品获得特等奖。

儿子的出息让吕玉霞欣慰之余,也多少有点惆怅。如果自己退学没有那么早,生活是不是不一样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发现了妈妈的铁箱子,便央求妈妈打开箱子。吕玉霞遂找出藏在柜子里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把铁皮箱打开。铁锈斑驳的箱子里,《红楼梦》书页里夹着香椿叶做的书签,《知音》合订本中留着1990年代的油墨香。

“妈妈,这需要好多钱吧?”“那你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买更多更好的书。”说完,母子俩拉了个钩。儿子没有让吕玉霞失望。201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远赴他乡求学。

孩子不在身边,吕玉霞感觉内心空落落的。儿子感受到了她的落寞。

2020年春节的一天,吕玉霞忙完家务后,在一旁无聊地刷着手机。儿子凑上前来,说:“妈妈,要不,您也开个视频账号,闲来无事时,发个作品,或搞场直播。说不定,会有人愿意和您在网上唠嗑呢?”“我说啥呢?”“想说啥就说啥,总会遇见同频的人。”在儿子的建议下,她开通了一个视频账号,取名“沂蒙二姐”;又下载了剪映,根据里面的提示学习发照片、拍视频。

起初,镜头前的吕玉霞很慌乱,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儿子鼓励她:“你就当那些看你作品的人是我呀,这样还会紧张吗?”儿子的话,让吕玉霞的心渐渐地静了下来。她开始对着镜头,唠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后来,她发现,自己经常忘词,便索性把想说的话记在本子上,一遍遍地诵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吕玉霞的“不务正业”,引起老公的强烈不满。一天,老公收工回家,吕玉霞忙着做饭,其间,时不时拿出手机,回复一下粉丝的提问。老公终于爆发了,他把锄头狠狠地摔在地上:“天天摆弄破手机,里面有金子吗?”

倍感委屈的吕玉霞忍不住向儿子吐槽。儿子知道后劝爸爸:“我妈不是不务正业,是有精神追求。她的生活充实了,没有闲工夫和您吵架,您的心情是不是好多了?”几句聊下来,老爸的气消了。

本文刊登于《知音(月末版)》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