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之阵 战国时代最终章
作者 李峰 程煜昊
发表于 2025年5月

蛰伏数十年的德川家康终于亮出了锋利的獠牙。1614年到1615年大阪之战(冬之阵、夏之阵)的熊熊烈火,不仅焚尽了丰臣家族最后的抵抗,更将群雄割据的战国乱世彻底埋葬,一个以江户为中枢的全新武家秩序——德川幕府260余年的太平盛世,就此拉开帷幕。

今天,大阪城天守阁巍然矗立在占地约105万平方米的大阪城公园中央。丰臣秀吉从1583年开始建造的那个大阪城于1615年因“大阪夏之阵”而烧毁。德川幕府将丰臣的城堡完全掩埋后再将地填高,在那块土地上重建了新城堡。但是新的天守阁在建成不到40年就因遭受雷击而烧毁。现在的天守阁,经历了1931年复建以及1997年的大规模修缮而成。但大阪城的石墙与护城河则是德川时代所建立并保留至今的。今天的游客登上8层高达54.8米的天守阁,透过窗户俯瞰,当年大阪之阵的战场如今已化作郁郁葱葱的树林与规整的道路网。

大阪城公园

天守阁内部现已改成历史博物馆,屏风绘《大坂夏之阵图屏风》就收藏在这里。描绘1614年大阪冬之阵的屏风目前仅有江户时代后期的摹本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原版真迹下落不明。《大坂夏之阵图屏风》描绘了天王寺口的战争情景,天守阁5楼展示着依照该画做的人物微缩模型,游客们多会好奇哪个是战斗中的真田幸村。在同楼层,还用画像详细介绍画中出战的武将。走出天守阁后,一定要去一下天守阁北侧的后方。宁静的树荫下立着一座石碑,传说这里是秀吉侧室淀殿与其子丰臣秀赖自尽的地方。

真田幸村雕像
三光神社 存在着据说由真田幸村所挖掘的,连接当年真田丸和大阪城的逃生密道。 每年11月才会开放一次。
真田丸显彰碑
在心眼寺对面的真田丸显彰碑上,有真田丸相关的一些历史考证。
三光神社
三光神社的鸟居在二战时被炸断,本殿中有真田幸村的像。

从大阪城公园向西南步行约15分钟,便来到真田山公园附近,真田山公园的名字源于大阪城的分城真田丸,据说1614年真田幸村在一个月内建造了这处防御工事。附近还有著名的三光神社,存在着据说由真田幸村所挖掘的,连接真田丸和大阪城的逃生密道。洞口旁边是石头建造的真田幸村的雕像。神社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举办真田节活动,届时真田地下通道向公众开放。三光神社西侧区域是历史悠久的真田丸遗址区域,这片区域上的建筑如今是名叫心眼寺的寺院。寺院供奉在夏之阵时阵亡的真田幸村和其一起战死的长子。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