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茶,"闷"出来的宝藏茶
作者 杨多杰
发表于 2025年5月

2025年4月,我在安徽茶业协会副会长孙西杰先生的陪同下,再次前往安徽茶区。其实安徽茶区我去过多次,但是想看的还是很多。没办法,安徽不仅是产茶大省,名优茶也实在太多了。对于爱茶人来说,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这些安徽名茶,绝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可也有一些安徽名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例如与祁红同产于祁门县的安茶,是中国黑茶的名品、精品,但是真正喝过祁门安茶的人,却寥寥无几。再如安徽的黄茶,其实更是质优价美。但是很多人对黄茶这个品类接触得就少,具体到安徽黄茶就更是没有概念了。安徽黄茶,产地在哪里?代表性的品类又有哪些?工艺上有何不同之处?又为何如此小众?

小众的黄茶

要想聊透黄茶,咱们得先理清一下概念。为了方便您理解,我用白茶举个例子。中国的白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工艺白茶,前萎凋后干燥,既不炒也不揉。例如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产的白茶,都是属于工艺白茶。另一种是品种白茶。这种白茶,实际上是一种白化的茶树品种。例如大名鼎鼎的安吉白茶,其实只是芽叶看起来比一般茶叶更显白,论工艺是正儿八经的绿茶。

黄茶与白茶一样,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品种黄茶。1997年,浙江安吉县茶场场长张完林在茶园中偶然发现一株变异茶树,其叶片全年呈现金黄色,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叶底纯黄,形成“三黄”特征,与普通绿茶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经10年选育及科研支持,黄金芽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成为被官方承认的黄色变异茶种。咱们这期讲的安徽黄茶,不是品种黄茶,而是工艺黄茶。

那么黄茶,又有何独特的工艺呢?答:闷黄。品种黄茶,只是干茶发黄而已。工艺黄茶,干茶要黄、汤色要黄,叶底还得黄。三黄合一,才是真正的工艺黄茶。人们翻阅古籍,发现这套闷黄的工艺似乎在明代后期就已出现。如果这样算起来,黄茶的历史已有400余年了。现如今,黄茶的产区也不少。湖南茶区,有君山银针。湖北茶区,有远安鹿苑。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