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胎儿“拍照片” 你会“看见”什么
超声检查是孕期必做的检查项目之一,医师通过给胎儿“拍照片”,能够掌握其健康状况,保障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此外,孕期超声还能让准爸妈“看到”宝宝的近况,满足他们对于新生命的好奇心。那么,孕妇在妊娠期一共要做几次超声检查?在不同阶段的超声影像下,胎儿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孕期超声检查要做几次?
一般来说,孕妇在整个孕期要进行5次超声检查。如果有特殊情况,孕妇可遵医嘱适当增减超声检查次数。
1.孕6~8周: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
孕妇在孕6~8周进行超声检查,可判断是正常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初步评估胚胎的发育情况,确定孕周和预产期。此外,单胎或多胎、孕囊的位置、有无胎心、有无宫腔积液等情况,也可以通过孕早期超声检查确定。
2.孕11~13周+6:NT检查
NT检查即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医师通过测定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厚度,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者结构异常风险。胎儿颈部透明层在孕11~13周+6天这个时间段最为明显,因此,孕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
3.孕20~24周:“大排畸”检查
在孕20~24周进行的胎儿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又被称为“大排畸”,这是孕中期最重要的一次检查。此时,胎儿的各器官发育较为完善,母体的羊水量适中,有利于医师获得清晰的超声影像。
医师通过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可了解胎儿各个器官的发育是否正常;四肢长骨的长度和孕周是否相符,有无四肢发育异常等问题;胎盘位置是否偏低;羊水是否偏多或偏少;有无脐带绕颈等。此外,通过超声影像,医师可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等,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结构异常。
4.孕28~32周:“小排畸”检查
在孕28~32周进行的产前超声检查,通常称为“小排畸”。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