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挨饿能控糖吗带“糖友”走出饮食误区
控糖是每一位“糖友”必须掌握的技能。除了遵医嘱用药进行降糖外,糖尿病患者必须加强饮食管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产生较大的血糖波动。但是,部分“糖友”存在错误的饮食观念。比如,有些患者认为,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主食;有些人则认为,只有“挨饿”才能避免血糖升高;也有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只需控糖即可,不需要限制高油、高盐食物的摄入量。事实上,如果陷入饮食误区,不仅对控糖无益,还会损害“糖友”的身体健康。对于以下7种饮食误区,“糖友”应当及时纠正。
误区1:挨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有些患者出于“不想吃药”等原因,认为自己只要少吃饭,血糖就不会升高。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挨饿很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过分限制食量还可能明显增加患者的饥饿感,容易导致暴饮暴食,使血糖水平剧烈波动。此外,长期过度节食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后果。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必须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合理控制每餐及全天的饮食摄入量,才能维持血糖稳定。“糖友”应在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年龄、体重、体力活动强度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进食热量,保证饮食能够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为了使血糖更稳定,应均衡分配一日三餐的热量占比。如果有必要,糖尿病患者还应在医师指导下,在三顿正餐之外进行加餐。
需要注意的是,加餐并非增加一天当中饮食的总热量,而是在总热量固定的前提下,将正餐的一部分热量“分给”加餐。
误区2:“糖友”吃主食越少越好
馒头、米饭、面条等主食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为淀粉(一种碳水化合物),其消化速度快,不利于平稳血糖。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