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塞牙是病吗应该怎么处理
很多人认为塞牙是正常现象,吃完饭把牙缝中的食物剔出来就行了。的确,吃牛肉、芹菜、韭菜这类韧性强、富含纤维的食物,偶尔塞牙是正常现象。不过,如果频繁塞牙,尤其是同一个位置反复嵌塞食物,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请不要忽视。
经常塞牙危害大
塞牙的危害远不止“不舒服”那么简单。如果长期忽视,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
1.引起口臭
口臭是塞牙最直接的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剔除牙缝中残留的食物,时间一长,食物残渣就会发酵腐烂,产生令人不适的气味。这可能会对患者的社交造成不利影响。
2.诱发、加重口腔疾病
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刺激牙龈,同时为细菌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增加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引起牙痛、牙龈红肿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塞牙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严重后果。
3.令牙缝变大
有些人在塞牙后习惯性地用牙签剔牙。不建议您这样做。牙签很尖锐,使用不当容易损伤牙龈,导致牙龈出血、疼痛。
导致塞牙的
“病因”与治疗措施
一般人常说的塞牙,在医学上称为“食物嵌塞”,是指食物受外力作用被嵌入或滞留于牙齿邻间隙内。如果频繁塞牙,应到医院口腔科接受检查,查明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
1.牙齿缺损
正常情况下,牙齿之间紧密相邻,一般不会出现食物嵌塞。当牙齿邻面出现缺损,比如邻面龋导致的龋坏,食物很容易卡在牙齿的缝隙之间,难以清除干净。而嵌塞的食物会为致龋菌提供繁殖的温床,导致恶性循环——龋坏和塞牙在互相影响之下都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类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决龋齿问题。针对邻面龋,如果龋坏情况不是很严重,医师去除龋坏组织,修补缺损部分后,便可恢复患者正常的牙齿邻接关系,有效预防塞牙。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