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赶走皱纹的肉毒毒素其“本职工作”是治病
作者 王平
发表于 2025年6月

肉毒毒素的全称为肉毒杆菌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很多人都知道,肉毒毒素被应用于除皱、瘦脸等医疗美容项目,具有十分显著的改善效果。但肉毒毒素的应用并非仅限于医美领域。在临床,肉毒毒素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眼睑痉挛、慢性偏头痛、局部性多汗症等。本文将为您介绍肉毒毒素——这位“临床多面手”的治疗用途。

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1.改善面部肌肉痉挛

神经系统病变可导致患者出现眼睑痉挛、斜颈、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偏侧面肌痉挛等表现,使患者的面部美观度和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自信心备受打击。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够控制肌肉收缩,促进神经信号传递。对患者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肌肉暂时麻痹、无力,避免肌肉过度活动引起的痉挛症状,恢复患者面部的自然状态。

2.改善肢体痉挛

脑卒中、脊髓损伤、小儿脑瘫(脑性瘫痪)等疾病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肌张力,引发肢体痉挛,影响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多数患者在接受肉毒素治疗后,肢体痉挛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改善多汗、流涎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多汗、流涎。汗腺分泌由乙酰胆碱介导,注射肉毒毒素能够抑制汗腺的分泌活动,从而有效减少出汗量。肉毒毒素也可以作用于唾液腺及相关肌肉,纠正口腔的异常运动,减少唾液分泌,从而改善吞咽功能,减轻流涎症状。

此外,有研究显示,肉毒毒素对于治疗雷诺现象(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在遇冷、情绪紧张时突然发白、发紫,之后又变红)具有一定效果。

斜视患者的“护眼使者”

斜视不仅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还会导致患者外貌发生异常,对其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