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失灵”误伤肝带您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
作者 杨雪
发表于 2025年6月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慢性肝脏损伤性疾病,病因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肝脏。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由肝脏炎症发展为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那么,为什么原本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误伤自己的肝脏?对于该病,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护卫队“失灵”

以致砍枝损叶

我们可以将肝脏想象成一棵大树,将大胆管比作大树枝,将小胆管比作小树枝,将肝细胞比作树叶,将免疫系统比作人体的“护卫队”。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帮助机体抵抗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等有害物质,不会对自身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免疫反应。不过,当人体免疫系统紊乱或肝脏组织出现异常时,免疫系统有可能误将肝脏组织当成外来异物,错误地发动攻击。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药物影响等多个方面。比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吸烟、酗酒等也可能诱发该病。此外,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病毒感染以及滥用部分药物,可能诱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

免疫系统攻击树枝、

树叶,大树摇摇欲坠

根据免疫系统所攻击的肝脏组织的不同,自身免疫性肝病可分为:以肝细胞受损(树叶受损型)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胆管受损(树枝受损型)为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上述病变类型中任意两种同时出现则称为重叠综合征,临床主要以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最为多见。

保卫“大树”进行时

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均不相同。

1.自身免疫性肝炎:规范及时治疗可以保住大树

(1)临床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由自身免疫系统对肝细胞(树叶)发起攻击引起。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