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嘴怎么歪了
作者 杨梅
发表于 2025年6月

4月的一天,年逾六旬的胡奶奶在起床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嘴歪了。喝水时,水会从右侧嘴角漏出来,这可把胡奶奶和老伴儿吓坏了。在家人的陪伴下,胡奶奶来就医检查,被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症(周围性面瘫)。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面瘫”的医学专业名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是一种由面神经受损而导致面部肌肉瘫痪的疾病。根据具体的受损神经,“面瘫”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由面神经核上行通路受损导致;周围性面瘫是脑干面神经核及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面肌瘫痪。临床上,周围性面瘫更为常见。

面神经可以控制面部表情肌肉的运动、舌前部2/3的味觉、外耳道的感觉,调节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单侧或双侧面肌瘫痪,典型表现为额头和眉毛动作消失、眼睑下垂并且不能闭合、法令纹消失、口角歪斜,鼓腮时会漏气。周围性面瘫除了会影响患者的面部形象,还会导致味觉、听觉减退,泪腺与唾液腺不受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

能够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比较多,包括外伤、感染性疾病、肿瘤、手术操作等。此外,温度变化也是面瘫的危险因素。中医认为,面瘫是风热、风寒等外邪入侵和正气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如果人体本身正气不足,受到风寒侵袭,可导致经络运行不畅,面部筋脉失养,进而发生面瘫。

本文开篇提到的胡奶奶告诉医师,她最近为了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晚上睡觉前会把窗户留一道缝。4月份天气虽然转暖,但夜间温度仍然比较低,且空气湿度大,这很可能是胡奶奶发病的诱因之一。

1.西医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