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或将额外拉动社零增长超10%
作者 黄驰波
发表于 2025年6月

5月7日,国家金融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发关注。服务消费与养老为何成政策“靶心”?5000亿再贷款预计产生多大效力?面对外部关税压力,如何通过投资消费对冲影响?

就相关话题,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研院院长连平。

连平表示,5000亿再贷款,瞄准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市场化服务业及养老领域,兼具扩内需与惠民生的双重功能,长期或额外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10个百分点。他测算,若今年完成2500亿元再贷款投放,叠加“以旧换新”政策,预计撬动居民消费超9000亿元。

面对美国关税施压等外部冲击,连平建议以扩大内需为“压舱石”,通过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对冲外需收缩,并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争取贸易谈判主动权。

5000亿再贷款

兼具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双重功能

南都·湾财社:你如何看待央行此次专门针对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创设再贷款工具的战略考量?

连平:此次5000亿元额度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与此前已设立的400亿额度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投向领域有所不同。前者侧重投向对扩大内需有较大贡献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等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向服务业企业扩大信贷投放,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后者则主要投向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带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属性。

南都·湾财社:相较于传统消费信贷刺激,为何选择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支持服务消费升级?

连平:与消费信贷、央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该项再贷款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作为结构性工具,可以有效精准滴灌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精准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服务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能够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服务行业的融资成本下行,有效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政策实际效果;还兼具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的双重功能。

在当前外需受限的情况下,服务消费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该项再贷款有助于支持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改善养老环境、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也将有效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银发经济、新型消费等的发展。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