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咖啡店如何实现“双效”变革
“幸运儿咖啡”的经验表明,雇用智力残障人士是有益的,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在犹他州帕克城的公共图书馆内,有一家名为“幸运儿咖啡”的小咖啡馆,忠实的顾客们日复一日从勤奋工作的员工手中接过购买的咖啡、茶和糕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员工都患有智力和发育方面的障碍。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S·鲁巴克表示,这家企业2018年开业,2022年在附近的卡马斯开设了第二家门店,其模式可以为其他公司提供借鉴,包括那些不愿雇用残障人士的组织。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该国约有650万人患有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智力障碍。2023年,处于具有正常工作能力年龄段的残障男性和女性就业人数,约占总数的23%。2023年,残疾成年人的失业率为7%,是无残障人士失业率的两倍多。
企业,尤其是那些员工流动率高的企业,若未能充分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资源,会错失良机。以幸运儿咖啡为例,该公司现有的17名员工患有智力和发育障碍,还有约40名有意应聘的潜在求职者在排队等候。鲁巴克说:“雇用残障人士的企业几乎没有人员流动率。”
给“巨大的脱节”带来光明
自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出台以来,该法案禁止公司歧视残疾人,并要求雇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便利条件。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许多雇主仍不愿雇用这一群体,部分原因是他们担心提供合理的便利条件成本过高,或者担心如果解雇员工会面临诉讼风险。
在美国,特殊需求人群就业问题确实未得到足够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脱节现象。哈佛商学院执行研究员乔·希金斯是鲁巴克课题组的一员,他对这一话题有着切身的感受:他的姐姐患有唐氏综合征,他目睹了姐姐在自助洗衣店工作时的出色表现,以及与同事们建立的深厚情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董事会》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