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独白中的“道德寓言”(点评)
作者 贺绍俊
发表于 2025年6月

李琬的《腐蚀》篇幅并不长,但隐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何教授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竟然因贪污而被查处,他不仅贪污还从事间谍活动;秦老师这么一位孤独且有些迂腐的文人,为何会举报何教授,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因何而起,严重到什么程度?嘉耀这么一个在童年显得特别可爱纯真的孩子怎么会堕落为暴力罪犯,他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怎么受到伤害的?还有洪云与秦老师长年保持着的一种含蓄、隐晦的联系方式,这种方式的后面显然存在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一切如果将其充分讲述出来,都可以演绎成一部充满戏剧冲突、情节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但李琬显然对于讲故事并不感兴趣,因此这一切在小说中只是如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李琬更感兴趣的是这一切故事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她将其概括为“腐蚀”。

本文刊登于《北京文学》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