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周原遗址是西周考古近百年最重大发现
作者 倪伟
发表于 2025年6月
王巍。(资料图片)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今年第三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五六年的最新考古工作,确认了西周时期在周原的都城所在。通俗来说,周人的老家岐邑、《封神演义》中西伯侯封地的西岐,终于被准确定位。武王伐纣的翦商大业,也能追溯到此处。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积逾30平方千米,是最大的先周文化聚落和西周都邑聚落。2020年以来,周原考古队将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钥匙和开关,实现了聚落考古的大突破。

作为西周都城之一,周原遗址与“夏都”二里头遗址、“商都”殷墟遗址等同为上古时期的重要都邑。

此次最重要的发现,包括三重城垣的城墙、先周时期最大规模建筑以及200余片刻有卜辞的甲骨。甲骨从宫城附近发掘出土,文字中多次出现与“王”有关的记载,可以推断记载的是与周王有关的事件。邈远的上古历史,因为这些城址和文字,有了更为清晰的轮廓。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看来,周原新发现是西周考古近百年来最重大的发现。这次发现可谓化零为整,将数十年来发掘出的星星点点的遗迹,归纳在完整的城址之间。王巍向《中国新闻周刊》解读了周原遗址新发现的意义,以及关于西周那些仍待解决的历史谜团。

周原确证为都城级城址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周原遗址的新发现有一个评价,认为这是西周考古近百年来最重大的发现。为什么这次发现这么重要?

王巍:公众观念里一直认为,西周的都城是丰镐,在今天西安的长安区。但周原实际上也是西周的都城。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周原究竟是什么地位?是不是首都?有没有可能政治中心在转移,周原老家只留了一些贵族?这些问题一直模糊不清。

通过最近的考古工作,考古队发现了几座高等级宫殿建筑,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垣:“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垣在几百年中逐渐扩张,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还在建大城。起码说周原是都城级的城址,是没问题的。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证明从西周王朝建立之前,一直到西周晚期迁都洛阳,周原一直是一座重要的都城。虽然西周的诸侯国也发现了不少,但都城是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原的发现为西周考古提供了绝佳的资料。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