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效治理“三品一械”直播营销乱象
作者 薛军
发表于 2025年6月

随着直播电商的迅猛发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械”)的直播带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8.07%的受访者有过“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经历。

但这一领域虚假宣传、价格误导、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年人因为高度关注健康问题,因此极易受到与“三品一械”相关的虚假宣传的欺骗,导致权益受损。

我国目前“三品一械”直播营销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标的物具有敏感属性,但直播间运营者法律责任畸轻。“三品一械”属于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侵害,因此其生产、销售和广告宣传受到国家特殊行业管制。

“三品一械”的带货可以分为店播模式和达人直播模式。店播模式下,实际销售者和推广者为同一主体,主播通常是店铺雇员或店铺聘请的第三方主播,直播间运营主体为店铺。这种模式下,销售者和导购者的身份合一,在责任认定时不存在责任不清问题。

而在达人直播模式下,直播推广者和实际销售者分离,直播间只负责带货,实际销售者另有其人。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