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驴打滚里藏着最深的想念
辽东的冬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第一场雪落下时,城里的老街巷便蒙上了一层银白, 屋檐下的冰溜子泛着冷光,街角的炉火却烧得正旺,蒸腾的热气里弥漫着一股熟悉的甜香——那是驴打滚的味道。
驴打滚,辽东人叫它豆面糕,是关东大地上最朴实的味道。据说黄米面裹着红豆沙, 在炒熟的黄豆粉里“滚”上一圈,活像雪地里撒欢的驴子扬起的阵阵黄尘,故得了这么个诙谐的名字。
辽东的驴打滚与别处不同。关内多用糯米,而我们坚持用黄米。辽阳太子河畔的沙地种出的黄米,颗粒饱满,黏性十足,蒸熟后透着淡淡的金黄,像极了秋收时节的麦浪。
小时候去看牙,口腔医院的对面就有一家卖驴打滚的店,老板家里上数三代都是辽东人,他和妻子一起在这条街上做了十几年的驴打滚。只要老板和老板娘不休息,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早早在店门口等着买上几块刚卷好的驴打滚,每每一做好,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从口腔医院里看完牙出来,多数时候母亲都会带着我去老板那里买些香甜的驴打滚,以减轻我对看牙的抵触。我和母亲也时常像早早等着买驴打滚的人们一样,站在街边看着驴打滚的制作过程。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