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现在日益增多,有资料显示,仅2011 至2021 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从9 0 00 万增加至1.4 亿,增幅达56%。该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 会产生严重并发症,累及外周神经、血管及心、脑、肾、眼等多器官。
基因、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
从基因角度来看,华人是糖尿病易感人群, 目前全球已经定位超过100 个2 型糖尿病易感位点,其中就有30% 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 另外还有多个华人特有的易感基因,致使中国人2 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高达5%~25%。从环境和生活方式角度,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营养摄入过剩,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的压力,这些都导致了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不断扩大。
重点患病风险人群包括: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单亲患2 型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为20% ~ 30% ;双亲患病,子女患病概率为60% ~ 70%。
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胰岛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糖尿病患并风险增加,且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肥胖者 尤其是腹部肥胖,会加重胰腺β 细胞的负担,增加患病风险。
在这里着重谈一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这种现代疾病已经有了准确的名字——糖胖症。几乎所有的超重者都存在糖尿病前期风险,这将使糖胖症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6%,但目前该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正常人体重每增加5 ~ 7 千克,糖胖症患病风险升高2 倍;而体重增加8 ~ 11 千克,患病风险升高3 倍。因此,现代人是时候科学管理体重了。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
1988 年,美国内分泌学家杰拉尔德·瑞文提出了“X 综合征”的概念,包括摄取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和冠心病。

